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普专题 >
正文内容

城步“农函大”科普培训效果显著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3-05-22 09:30:22

   
    城步“农函大”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原则,共培训各类学员三千五百余名,创办农业专业技术协会12个,种植延季蔬菜2.5万多亩,水稻制种3千亩,发展奶牛2万余头。二OO八年被评为中国“农函大”先进分校,二OO九年评为“全国返乡农民工培训先进单位”。
    

    一、组织领导到位。 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其他办学单位主要领导负责人共同组成校委会,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校长,县科协主席任常务副校长。县委县人民政府为“农函大”落实了办学培训经费,并列入了县财政预算。
    

    二、管理辅导到位。 针对城步山区资源特点,以及学员的实际需要,确定开办专业和选择教材,制订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法。在乡镇建立辅导分站,站长由抓党群工作的党委委员兼任。努力造就一大批学以致用的学员队伍,抓好跟踪服务,解决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并将新种养信息和项目及时带给他们,使新技术、新方法、新项目尽快应用于生产。
    

    三、内容丰富效果显著。一是通过培训,提升了农村党员、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农函大”把农村党员、基层干部作为培训的重点对象,大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和农村管理知识培训,有效地提高了他们为民服务的本领和带领农户增收致富的能力。丹口镇下团村支部书记杨开通参加“农函大”培训后,采取统一供种育苗、统一施肥用药、统一田间管理、统一产品收购、销售为主要内容的运作管理机制,种植了200亩红茄 ,亩平纯收入6000多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在该村成了典型的延季蔬菜种植示范村。二是通过培训,造就了大批乡土人才,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致富本领。通过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培训,一些学员学到了真本事,成了科技致富的领头雁。如长安营乡岩寨村支部书记陆长海,就是一个典型。注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据统计,有30%的学员成了种养专业户,253名成了县、市、省级科技示范户,通过他们的示范和二传手作用,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通过培训,创新工作机制,增强了辐射带动作用。经常邀请科技专家,利用农函大辅导站、科普活动站、科技文化服务中心、农村中小学校为主阵地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利用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农函大|学员、农技员、科技致富能手的示范引导、辐射和“科技二传手”作用,开展“一帮一”、“一带三”技术传帮带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了可信性、可学性、灵活性,通过骨干典型,以各种方式引导辐射1.1万人更新了知识,增长了技能,建起了产业。丹口镇下团村成立了下团村延季蔬菜协会,协会迅速发展壮大,会员遍及整个丹口镇,成了典型的延季蔬菜种植示范村。下团村延季蔬菜协会2010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杨开通本人分别获得“首届邵阳青年五四奖章”和“ 邵阳市农业产业化带头人”四是通过培训,提升了农民整体素质,农村文明新风呈现出新的局面。积极宣传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树立了农村文明新风。如组织丹口、五团、长安营等乡镇开展 “公民道德、政策法规、科学发展观”等内容的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长安营乡利用每年“六月六”山歌节民俗文化这个平台,大力发展山村旅游,向世人展示苗乡文化。(城步科协 李仁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