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东风唤不回 ——记隆回县农村科普带头人陈海华
陈海华,男,1970年1月出生,初中文化,已婚,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石陂村村支委委员。为了探索农村特色养殖之路,他放弃年收入10万元的“垃圾王”不当,从外地返回家乡,把所有积蓄都投入鸵鸟养殖事业,勇于探索,不畏艰难,带领当地农民发展鸵鸟养殖业。
提起陈海华,熟悉他的人个个称他是条硬汉。他年轻时曾在贵州、广东等地从事打铁、垃圾收集行业,积累资金20余万元,属村里的富裕大户。2006年,他正在贵州做垃圾收集生意时,偶然从中央电视台节目中看到鸵鸟养殖致富的新闻,便萌发了回村里养殖鸵鸟的想法。想干就干!夫妻俩一商量,卖掉在贵州的门店,携带资金回家创业。
陈海华首先自费考察了几家鸵鸟场,当了一个月学徒。然后投入20万元从云南买回18只种子鸵鸟,承包村里1公顷荒山,建起该县第一家鸵鸟养殖场。2008年,鸵鸟发展到82只。种饲料、搞防疫,两口子每天起早贪黑忙个不停。养鸵鸟是个新鲜事,周边许多村民纷纷前来看热闹。可眼看着鸵鸟一天天长大,马上就可以出售,突然在一个晚上,鸵鸟发病一次性死亡35只,亏损10多万元,妻子伤心地哭了好几天。村里“红眼人”却落井下石,背后故意奚落:“一个幸福的家庭,搞什么养殖,现在富豪变负豪了吧!”
顽强的陈海华不信这个“邪”,查资料、拜师傅,不远千里花钱去外地培训,几个月后,终于掌握了一套过硬的鸵鸟养殖技术。学习回来后,他大胆借款30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2011年,陈海华养殖的鸵鸟重新发展到106只。成年鸵鸟体重一般50公斤~75公斤,宰杀后得净肉30公斤左右,市场销售价每公斤80元。鸵鸟毛和皮分开卖,一张皮可卖600元。鸵鸟骨头和身上的油能治风湿病。鸵鸟蛋每个1.5公斤左右,1个蛋能卖到168元。蛋壳可制作各种精美的工艺品,是当今象牙的替代品。每逢传统节日,鸵鸟肉、鸵鸟蛋供不应求。短短2年内,陈海华把50万成本全部打回,不仅成了有名的鸵鸟“暴发户”,而且成了鸵鸟养殖“土专家”。
眼下,鸵鸟养殖基地开始进入盈利期,陈海华正干劲十足。2013年预计出产鸵鸟300只,客商现已预订120只。隆回县羊古坳乡、高平镇、雨山镇和洞口县几户农民纷纷加盟他的鸵鸟养殖基地,多方联合成立鸵鸟养殖合作社,陈海华任会长。合作社扩大养殖基地,买回孵化机专门繁殖鸵鸟,从鸵鸟繁殖、技术培训、饲料供应到鸵鸟销售逐步走上专业化轨道。陈海华坚信:不出几年,他们的鸵鸟养殖合作社将成为名扬全省甚至全国的特色产业。 (隆回县科协 刘 健 罗理力 )
- 最新推荐
- 邵阳多家单位和个人在2025湖南省茶 2025/04
- 传播科学知识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2025/04
- 绥宁县举办2025年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2025/04
- 北塔区开展“订单式”科技下乡 科普惠 2025/04
- 城步举办科技人才沙龙 苗歌唱响猕猴桃 2025/04
- 北塔区科协举办“科学的种子”大型科学 2025/04
- 2025年隆回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圆满 2025/04
- 宇宙浩瀚无比 探索永无止境丨中国航天 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