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唐家坊镇科协因地制宜助推青山下“金蛋”
近日,在唐家坊镇座座青山上,处处可见忙着开展各种特色种植的村民。“山顶”生长荗盛的中药材、“山腰”绿色环保的油茶和“山下”备受农民欢迎的杂交水稻制种及其它特色种植,让这个位于绥宁县北部的偏远乡镇声名远播。
唐家坊镇地形较为复杂,山地、丘陵和小盆地相互交织,多年来难以形成规模连片产业,农民脱贫致富困难。近年来,唐家坊镇科协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优势,积极联动涉农技术部门,有效发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立足山林面积丰富的实际,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做足山水文章,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崇阳、松阳等高海拔的“山顶”村,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指导崇阳村村民向立寿牵头成立金银花专业技术协会,吸引15户群众入会,今年金银花种植面积将达到1100余亩;帮助联兴村村民唐小成筹措资金70万元,在崇阳村承包荒山建成玫瑰花种植基地,今年玫瑰花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
在赖梅、白沙、湖塘等7个中等海拔的“山腰”村,大规模发展油茶产业。2012年,该镇实现油茶新造4000余亩,一举成为绥宁县最大的油茶新造基地。预计到2015年,仅油茶一项,每年可为该镇农民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
在其它低海拔的“山下”村,扩大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今年该镇制种面积突破7000亩,跃至绥宁县第二制种大镇、隆平公司制种第一镇。预计到2015年,该镇将完成千亩成片制种规划。
该镇科协还引导村民利用“山顶”、“山腰”、“山下”的优势,灵活发展其它特色种植。联兴村老村长李从华带领群众投资近20余万元,种植百合20余亩,目前李从华正在加紧申报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盐井村村民张海光于2001年开始在自家自留山上种植6月聚冠梨、8月黄金梨、9月中秋梨和蜜疏梨、10月金香梨等“四季梨”40余亩,产品热销县内外各大超市;赖梅村村民赖光永承包28亩土地开展延季葡萄种植,年收入超过15万元;梅溪村村民唐秉龙的绞股蓝种植也来势良好,并带动附近村民一起依靠绞股蓝致富。
一项项特色种养,犹如一只只生命力旺盛的“老母鸡”,源源不断为村民下出“金蛋蛋”。 预计2013年,仅特色种植这一块,唐家坊镇农民人平可增收2000余元。(袁均荣 绥宁县科协)
- 最新推荐
- 邵阳多家单位和个人在2025湖南省茶 2025/04
- 传播科学知识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2025/04
- 绥宁县举办2025年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2025/04
- 北塔区开展“订单式”科技下乡 科普惠 2025/04
- 城步举办科技人才沙龙 苗歌唱响猕猴桃 2025/04
- 北塔区科协举办“科学的种子”大型科学 2025/04
- 2025年隆回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圆满 2025/04
- 宇宙浩瀚无比 探索永无止境丨中国航天 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