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圈里也能掘金
---记洞口县科技示范户黄炼科技致富事迹
他也是当代骄子,曾毕业于省涉外经济学院。但在自主择业上,他毅然选择回乡发展养猪事业,并且收获了创业的甜蜜,他叫黄炼,现年31岁,家住洞口县洞口镇平梅村。他依靠科技养猪致富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
2006年,大学毕业的黄炼,受聘在广东龙华一家民营企业从事销售工作,因为工资待遇不高,他就辞去在广东的工作返乡创业。
2009年,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在当地办了一家精石灰加工厂,因为当地建房的比较多,他创办的精石灰加工厂生意也一时火爆,有时候生产出来的产品供不应求,就是凭着办精石灰加工厂,他积累了一笔创业资金。
他也知道,精石灰加工厂是环境污染企业,只要政策不允许,自己创办的精石灰加工厂随时都有关停并转的可能。与其吊死在一棵树上,不如干脆改干其他行当。
洞口县是一个生猪大县,以前也听说养猪虽然风险大,但也很赚钱。在做了几次市场调查后,他把发展目光锁定在生猪养殖上。
2010年,他把自家后院的猪舍进行改造,建起了一幢饲养100头生猪的猪场,购进母猪3头、仔猪80头,进行小规模养殖。由于技术缺乏,加之看不懂市场行情,当年,他就蒙受3万元的经济损失。
面对失败,也许别人早就打退堂鼓了,他却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苦练养猪本能和洞察市场行情上。2011年,他增建栏舍,把养猪规模扩大到300头。他采用“肥猪架猪干喂”等新技术,定期打好疫防针,搞好猪场消毒。当年,他不仅扳回了亏损。还嬴利10多万元。
尝到养猪的甜头后,他创业的劲头更加十足。2012年,他将村上闲置的猪舍承包过来,投资20多万元,把养殖规模扩大到500头。为提高养殖效益,他把良种和技术的引进、创新、推广、应用作为猪场发展的核心,多次到产猪多的基地去学习先进技术,并从长沙、湘潭等地引进新品种,采取自我创新的方式进行自繁自养。目前,他饲养的生猪全部实现了“三化”,即公猪纯种化、母猪良种化、仔猪杂交化,由于自繁、自养、仔猪均是二元、三元杂交商品猪,不仅生长快,肉质好,瘦肉率高,出栏比别的养猪户提前2到3天,而且外地客商争相购买,每公斤毛猪高于别人1元左右。2012年,他靠养猪获利40万元左右。
自己养猪致富后,他没有保守,而是毫不保留地把一些技术绝活传授给当地养猪农户,2012年3月,他花费2万多元,把自家一间房屋经过简单装修,办成了科普活动室,购置了电脑和一些养猪技术书籍。不少养猪农户在此获取了很多养猪技术信息。近两年,他应周边农户之求,先后举办养猪技术讲座12场次,受训人数达600多人次,编印技术资料8000多份,接受咨询274人次,有10多名返乡农民工通过专业培训成为当地的养猪能手。(刘锦泉 黄亦龙)
- 最新推荐
- 邵阳多家单位和个人在2025湖南省茶 2025/04
- 传播科学知识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2025/04
- 绥宁县举办2025年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2025/04
- 北塔区开展“订单式”科技下乡 科普惠 2025/04
- 城步举办科技人才沙龙 苗歌唱响猕猴桃 2025/04
- 北塔区科协举办“科学的种子”大型科学 2025/04
- 2025年隆回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圆满 2025/04
- 宇宙浩瀚无比 探索永无止境丨中国航天 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