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普专题 >
正文内容

绥宁县瓦屋塘乡科协五措并举助农增收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3-08-26 10:41:36

    近年来,瓦屋塘乡科协因地制宜,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确立“生态优先” 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农家书屋、远程教育、专业合作组织、绿色食品加工等有利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素质,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发挥科技下乡优势,助推农民增收。适时组织乡村干部就群众迫切需要的知识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聘请农技人员包片、包村、包基地,举办学习班,发放宣传页、明白纸,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目前,已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现场技术指导100余次,受益人群6000多人。
  

    二是抓好农家书屋建设,助推农民增收。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建设,科学规划,重点培训指导,注重建管结合,建设农家书屋25个,每个书屋均配齐了书柜、桌椅、书籍、音像制品等,仅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和畜禽养殖技术等方面的书籍达2万余册,全天候免费向村民开放,农家书屋建设巳成为该乡农民学政策、学文化、学法律、学科技的“大课堂”。
  

    三是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助推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依托远教资源,从拓宽思路、传授技能入手,发挥远程教育的资源和网络优势,围绕现代农机发展、生态种养、病虫防治、田间管理等农业实用技术,组织农民观看专题片3500人次,使群众了解最新惠农政策,最新农业科技知识、最新农业服务等信息,远程教育已成为该乡农民致富的“加油站”。
  

    四是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助推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农民成立农技协(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抱团闯天下”。目前已成立杂交水稻制种、生态香米、特色养殖、中药材种植、蔬菜种植加工、楠竹产业等六大绿色产业农技协(经济合作社),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一村一品”和带领农民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该乡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五是积极推广农产品加工技术,助推农民增收。主动协调成立纳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1600万元,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领农户建立绿色产业基地,种植莴笋2000亩、黄瓜1200亩、青菜1000亩;启动脱水生产线、速冻生产线,年生产加工脱水蔬菜500吨、黄瓜400吨、生产加工脱水莴笋干500吨,生产总值达5000万元,目前,公司生产的脱水系列、酒店特色菜系列、竹笋系列、休闲食品四大系列20多个产品,畅销省内外。为农民年增收100万余元,该乡农产品加工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聚宝盆”。(袁均荣 邵阳市科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