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普专题 >
正文内容

绥宁尾参花开致富梦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3-09-25 15:20:30

   
 图为苏新智现场为种植户指导
   

    苏新智,40岁,邵阳市科技示范户,绥宁县关峡苗族乡石江坪村人。苏新智从1988年开始种植天麻4年多,由于市场变化大,价格不稳定,种植天麻仅能保本。1992年又尝试种植尾参,几年时间,效率不高。2009年,苏新智听到隆回一带的药农种植尾参致富了,他的心再次被触动。
  

    2009年3月,苏新智带着好奇与羡慕,与合作伙伴一同前往隆回县小沙江、邵东廉桥镇、江西樟树大药材市场考察。在考察过程中,苏新智重点了解药农种植品种、市场行情、管理经验等。20多天的实地考察虽然花8000多元钱,但学到了种植技术,了解了市场行情,提高了管理水平。对此,苏新智对记者说,这是交学费,花点钱,值!
  

    心动不如行动。回家后,苏新智采取重点种植尾参,多样化发展,在自家的药材基地一共种植了20多个品种。第一年仅尾参一项收获15000元,毛收入达70000多元。收获了第一桶金,苏新智信心大增。第二年扩种尾参20亩,由于市场行情稳定,苏新智年收入达10多万元。
  

    苏新智种植尾参实现了发家致富梦,前来求经的群众络绎不绝。他毫不吝惜,有问必答,不问也答。在他的带动下,2010年,全村发展种植户7户,种植尾参40多亩,年创收达60多万元。
  

    为了抱团闯市场,形成规模效益。苏新智与合作伙伴李德禄联合创办了全县第一家尾参种植加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自己担任第一任会长,发展社员30多户。同时,投资20多万元,购买了加工设备,实现了卖原材料到初加工的转变。在经营模式上,协会主要是搞好服务,走“公司十农户十基地”的路子,重点解决尾参种植户技术指导、加工、销售等问题。
  

    关峡乡党委政府也不闲着,为了助当地老百姓发家致富,今年来先后多次联合县科协、县移民局在乡政府举办了中药村种植培训班。与此同时,该乡党委政府给予种植户有力的支持,在土地流转、贷款、销售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方便。在苏新智和协会的带领下,会员扩展到乡里乡外,截至2013年,仅本村种植面积就达140多亩。据苏新智高兴地对透露,今年尾参统收价每公斤在22元以上,全村尾参可创产值首次突破100万元大关,30多家种植户可实现自己的致富梦。(刘忠永 龙宪智 邵阳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