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黄桑赤板村:西红柿红透致富路
红透节西红柿
近几年来,龙宪成积极带领村里老百姓种植反季节西红柿,为他们寻求了一条致富路,老百姓亲切的叫他为西红柿柿长。
图为龙宪成在采摘西红柿
黄桑乡赤板村地处偏远,全村山林面积5600亩,水田1100亩,长期以来,因自然条件的限制,那里的群众生活极为困难,没有摆脱贫困,大山阻挡了群众的致富梦。
龙宪成在当上村支书后,心里顿觉得沉重了许多,决心要改变村民那种“几分土地几分田,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为过节”的小农意识,寻求一条发展之路,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发展还得靠项目, 2009年,龙宪成带着村支两委自费到广西进行考察学习,在那里他们发现了反季节西红柿种植项目特别适合在赤板村发展。 考察回来后,龙宪成立刻组织召开了村民大会,宣传了西红柿种植项目的引进划,当时部分老百姓还是怀着半信半疑思想,种植了60多亩西红柿,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种植,当年该村所种的西红柿有三分之一没有收成,三分之一的保本,只有三分之一的稍有盈利。这一次项目引进失败严重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许多群众投入的资金也付之东流,群众的怨气一起发向了龙宪成,但是龙宪成却坚定着自己当初的信念,为了找到失败的原因,龙宪成不断总结归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对症下药。
图为将包装好的西红柿装车运往省内市场销售
成功从来都是青睐敢于尝试、坚持不懈的人。2012年,赤板村西红柿种植亩产达20000斤,优良的果子品质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平均售价0.8元/斤的西红柿让种植户亩纯收入达1万多元,同时,为了解决西红柿的运输问题,龙宪成组织成立了黄桑西红柿专业技术研究会,发展会员80多人,并自己出资3万余元,修建了一条西红柿运输路,彻底改变了以住老百姓肩挑背扛西红柿的局面。
如今的赤板村,在龙宪成的带领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全村的西红柿面积由原来的60亩,扩大到200多亩。农民的人均收入也由1100元上升到36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刘忠永 邵阳市科协)
- 最新推荐
- 邵阳多家单位和个人在2025湖南省茶 2025/04
- 传播科学知识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2025/04
- 绥宁县举办2025年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2025/04
- 北塔区开展“订单式”科技下乡 科普惠 2025/04
- 城步举办科技人才沙龙 苗歌唱响猕猴桃 2025/04
- 北塔区科协举办“科学的种子”大型科学 2025/04
- 2025年隆回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圆满 2025/04
- 宇宙浩瀚无比 探索永无止境丨中国航天 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