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苗族自治县第一民族中学努力探索苗乡科教特色路
近几年来,我校以“创建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工作来抓,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教育的新途径。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科技创新教育成果喜人,获国家级奖励3个,省级奖励33个,市级奖励52个,获国家专利71项。我校多次获市、县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一、抓管理,健全科技创新教育机制 。学校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着手建立创新教育教学体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更加重视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探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创新教育的内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不懈追求,开拓创新”成为我校创新教育的行动指南。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刘子松牵头,主管教学工作向红副校长专抓,教务主任邓集礼具体管理的科技教育创新领导小组,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办公室,由各学科骨干教师担任科技辅导员,组成了一支坚强有力、涵盖面广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在这支队伍的带领下,我校每期都制订了科技教育教学计划,对于开展的各项科技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辅导方案、有总结报告。
其次,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还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了解课堂教学中科技教育的渗透情况,并出台评价机制,把教师参加科技教育工作情况作为职称评聘的条件之一,作为优质课的评价指标之一,鼓励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电脑作品设计制作、科技小论文等活动。正因为学校领导对创新教育有着清晰充分的认识,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中加大创新教育的力度,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营造出上下齐心、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创新氛围。
第三,学校不断加强对老师的科普创新的培训,不断加强科普创新的经费保障。现在每年基本上能投入6万元以上。
二、抓载体,丰富科技创新教育内容 。一是组建兴趣小组。为了扩大科技教育面,学校成立了五个课题小组:①研究性学习小组;②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小组;③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辅导小组;④学科竞赛辅导小组;⑤信息学竞技辅导小组。由这五个小组牵头,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校性科技教育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和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培养创新苗子。学校在各年级、各班有意识地选拔“创新”苗子,以班为单位组织科技创新课题小组,定期集训,并在学生中征集科技创新“金点子”,每个学期,都有学生向学校创新办交送上百份“创新项目意向”稿,创新领导小组通过认真检索筛选后决定对有价值的项目进行重点辅导,以保障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防止创新项目的重复与盲目,这种做法,收到较理想的效果。三是发掘创新资源。建校70年以来,我校校友涌现出大批在科技战线上建功立业的专家学者,我们长期保持与老校友中的专家、学者们的联系,不定期请他们回校进行专题讲座。杨文润老师一直坚持青少年科枝活动的辅导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曾一度评为全国优秀科枝辅导员 、三次评为省优秀科枝辅导员、十八次分别评为市、县优秀科枝辅导员;曾因科枝工作方面的成绩三次提了工资 ,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5年又评为特级教师。于定枝老师辅导学生的科辅活动注重对学生的品德培养,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拓展,在社会上得到良好的影响。他带领学生对长安营台风千年古杉考察,在学生中进行了保护自然、我可以保护环境的教育,全校师生涌跃捐款,修建了对千年古杉的保护设施。这样,对师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是一个升华,也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称赞。于老师辅导的科普活动项目获一个国家优秀奖、两个省级奖、24个市级奖。
近几年来,学校多次邀请知名的专家、教授、学者来校举办不同题材的专业知识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我们还组织有关学生去省市博物馆、科技馆参观学习,了解科技发展的动态,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努力使自己成为懂科学、有技术、会创造的新型人才。
抓成效,收获科技创新教育成果。一是开展科技主题教育活动。我校每年都要开展科技主主题教育活动,如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以“呼唤绿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中,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走近绿色、认识绿色、营造绿色。“燕子筑巢的调查活动” 项目,让学生对现有环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山清水秀的苗乡环境也在被破坏,对于苗乡的学子们,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多么的重要。近年来,我们苗乡的电脑也得到了普及,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我们总是争取利用科辅活动去尽量解决问题,如杨达老师“校园贴吧的探索” 项目活动得到了各级科教部门充分支持与肯定,此项目活动获省青少年科技大赛二等奖。二是让科技创新贴近生产生活。学校在科技创新中,始终坚持从苗乡生产生活出发,体现青少年科辅工作的价值。在辅导学生的论文——“西瓜地里间插红薯好处多”中,首先是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来,我们马上就与他家长联系,与学生一起查阅了不少书籍,在他家的西瓜地里做起了实验,当年就取得了丰收,他家得到了效益,然后在科辅讲座,科辅墙报进行了宣传,第二年在当地得到了推广,许多村民获益,此论文在市青少年科技大赛获奖。还有“西红柿地里种姜——西红柿不生病”等都在学校的广播与墙报中进行了宣传,不但使学生的小小发现与研究得到了推广,更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同时还得到了家长与社会的肯定。我们县种植大面积的板栗树,可板栗剥壳对老百姓来说费时费力,很不方便,学生提出问题后,我们就带着他努力探究,最后发明了《板栗剥壳方便剪》,此科技作品在省青少年科技大赛获奖。我县地处南岭山区,天气变化无常,当你打开窗户室内通气,晾晒好各项物件,毫无提防时,突然一阵狂风暴雨,让你措手不及而伤透脑筋;学生提出问题后,通过不断探究,制作出了科技作品“雨水感应控刹制动多功能服务装置”,2012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获二等奖。三是展示科技活动成果。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科技活动成果展,为学生提供自我发现、展示才华的舞台。几年来,共有463人次的作品参加了展出,作品内容有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创意、小论文、工艺模型、天文气象观测、科技调查、植物栽培、环境检测、电脑制作、电脑程序设计等。四是科技之花香飘万里,学校培养的学生戴瑛瑛同学因创新成果突出,2006年10月被作为新加坡CNBC未来诺贝尔奖栏目嘉宾。2007年,国家主席胡景涛携带戴瑛瑛的专利参加《俄罗斯-中国友好文化年》展览。现在她有50多项发明专利,拥有女“哈利波特”、“护眼女孩”优秀专利发明人,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湖南十佳挑战学子,中南大学钻石奖学金,邵阳市科协代表《少年科普报》创新栏目主讲等荣誉。她设计的录音书包上了《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设计的《双层下水道井盖》,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已在长沙、南宁等城市得到应用;她的专利《闪光带音乐跳绳带》写进了小学教科书;她的《用政策预防学生近视眼》的建议惊动了国家教育部;她出版的专著《创新就在学生身边》能激起亿万青年学生创新的热情,从小就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用心思考,将创新精神孕育在身边的小事中,埋下科学技术发明的种子,去成为发明家,实现科技、发明创新强国的一个“中国梦”。
现在,科技创新教育在我校已蔚然成风,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创新迷,展出了众多的科技创新作品,散发出了诱人的芳香。我们坚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创新教育定将会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步科协 陈永祥 供稿)
- 最新推荐
- 邵阳多家单位和个人在2025湖南省茶 2025/04
- 传播科学知识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2025/04
- 绥宁县举办2025年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2025/04
- 北塔区开展“订单式”科技下乡 科普惠 2025/04
- 城步举办科技人才沙龙 苗歌唱响猕猴桃 2025/04
- 北塔区科协举办“科学的种子”大型科学 2025/04
- 2025年隆回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圆满 2025/04
- 宇宙浩瀚无比 探索永无止境丨中国航天 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