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物专家张克贵教授考察绥宁于家大院
张教授听取县文物局局长关于于家大院的介绍
4月2日上午,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绥宁县李熙桥镇天格外蓝,阳光格外温暖。国家文物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高级工程师、故宫博物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兼职导师张克贵教授一行考察了中国传统古村落李熙桥镇于家大院。
张教授一行实地考察了于家大院、民族风雨桥五福桥和镇文化长廊,仔细听取了县文物局局长、该镇镇长和文化站站长关于于家大院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和民俗传说介绍,对该镇近几年为保护、发掘、修缮和推介于家大院所做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建议该镇尽快将于家大院申报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就具体申报事宜提出中肯的指导性意见。
中国传统古村落于家大院坐落在李熙桥镇政府机关大院左侧,又称黄道堂,始建于明清,共有65座古建筑,现存乾隆5年至光绪15年的古迹25栋,是一处颇具规模、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全部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条石板巷穿过寨门,两层民居排列有序,设计周全,形成四纵八横的建筑格局。山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窗花构图精美,工艺精湛;石雕木刻彩绘栩栩如生,封火墙、防盗窗设计巧妙;人行道均为花岗岩铺成不规则图案。排水和排污系统分为上下两层,明暗两线。尤其是每栋房屋的正面墙体上都醒目的刻有修建年代,是一处颇具规模、保持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于家大院山水相济,藏风得水,天人合一,达到了中国风水的最高境界,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科学价值。
近年来,李熙桥镇做实于家大院人文旅游文章,加快于家大院发掘、修缮、保护和宣传推介力度,斥资100万余元对于家大院25栋古迹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对境内千年古井、古码头、古民居等古建筑古文化遗存进行了整体维修,安装了90盏太阳能路灯。去年9月又通过民间筹资120万元在洛水河上新建具有地方民俗风情韵味的民族风雨桥五福桥。于家大院相继获得了县级、市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和利用示范村,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栏目前期调研村落,逐渐引发世人关注,成为人文旅游胜境。
于家大院的建筑材料都是当地的青砖、青石,这种材料膨胀系数小,强度高,不会风化。它表面平而不滑,光而不亮,夏天能够收潮,冬天可以保暖,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仔细看看还会发现:家家户户的砖墙上,都雕刻了各式文字,什么时候平地基,什么时候上梁,师傅是谁……记录的非常详细,从这里可以知道,那些砖瓦都是专门定制的。因为这些文字,于家大院自然就有了更高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漫步于家大院,常常有一种来到深宅大院的感觉,巷巷道道横七竖八,走来走去好像总在原来的地方徘徊。于家大院有4条纵道,8条横巷,而且都按八卦太极图布局,巧取阴阳,设计周密,专家说,这是中国农民家庭合居建筑群典型代表,各栋建筑没有等级之分,家家户户各自建造,却又规模一样,风格一致,整个建筑浑然一体,修建这些房屋时并没有统一规划,但仍能形成一个十分和谐的整体。现在,这种家族式的群居方式不复存在,而在200多年前,这几乎成了一种自觉。(绥宁县科协 黄志荣 林道珍 莫平君)
- 最新推荐
- 邵阳多家单位和个人在2025湖南省茶 2025/04
- 传播科学知识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2025/04
- 绥宁县举办2025年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2025/04
- 北塔区开展“订单式”科技下乡 科普惠 2025/04
- 城步举办科技人才沙龙 苗歌唱响猕猴桃 2025/04
- 北塔区科协举办“科学的种子”大型科学 2025/04
- 2025年隆回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圆满 2025/04
- 宇宙浩瀚无比 探索永无止境丨中国航天 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