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普专题 >
正文内容

洞口县在北京大学举行“雪峰山会战”抗战文化专题研讨会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6-07-01 11:21:43

    为重申一个抗战事实,还原一段抗战真相,6月19日上午,洞口县在北京大学举行“雪峰山会战”抗战文化专题研讨会,用详实的史料证明洞口县是抗日战争雪峰山会战的主战场。

    “雪峰山会战”抗战文化专题研讨会由洞口县政府主办、雪峰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承办、北京大学英杰对外交流中心协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员、博士后管前程,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博士蒋广学,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易木等知名专家学者,《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记者参加会议。
研讨会上,洞口县委副书记、县长周乐彬,洞口县政协主席廖文中,洞口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许又龙,洞口县委常委、副县长刘自强,副县长潘家海,洞口县人大正县级干部旷筱炎,洞口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欧阳松柏等领导和雪峰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会长李云逐一发言,并通过播放雪峰山会战影视资料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介绍了雪峰山会战的历时背景及经过,以丰富的史料证明了洞口县是抗日战争雪峰山会战的主战场。

    1943年,陈纳德率美军第十四航空队进驻芷江机场,到1944年初,停驻各型飞机四百多架,极大地威胁了侵华日军的后方补给和地面部队作战,还威胁到日本本土,被侵华日军视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因此不惜孤注一掷,发动雪峰山战役,企图摧毁芷江机场,保证湘桂铁路(长沙至南宁)、粤汉铁路(广州至武昌)畅通,进攻贵阳,威逼重庆,达到摆脱国际压力、破坏中国军队正面反攻的战略目的。从《湘西会战经过要图》中可以看出,雪峰山会战战场覆盖了洞口县全境。当年,何应钦与蒋介石在雪峰山会战期间的往来密电中,曾频繁出现如今洞口县所辖的洞口、高沙、黄桥铺、竹篙塘、石下江、山门、江口、渣坪、花园等乡镇名称及其战斗情况。
  

    雪峰山会战中,日军在我县境内伤亡10000多人,占了此次战役全部死伤人数的一半以上。中国军队为此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仅74军在我县境内就阵亡排长以上军官81人,士兵2089名。会战结束后,为祭奠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国民政府先后在洞口县江口镇修建了由蒋介石、何应钦等亲笔题写铭文的“陆军第七十四军湘西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并在山门镇修建了“十八军十一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坊”,在洞口镇修建了“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让后人永远纪念和追崇。
  

    当年,洞口县曾有一大批热血青年为保家卫国义无反顾地走上雪峰山会战前线,用鲜血和生命谱写抗日传奇。目前,洞口县健在的抗战老兵仍有60多人,是全国幸存抗战老兵最多的县市区之一。近年来,雪峰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为抗战老兵记录下了宝贵的影像和文字资料。这一切,充分证明了洞口县是雪峰山会战的主战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在研讨会上对洞口县和雪峰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为保护、宣传抗战文化所作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洞口县和雪峰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为宣传抗战文化、关爱抗战老兵作出更多贡献。李宗远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协同全国相关单位、机构对洞口县的抗战文化宣传工作给予全力支持。(洞口县科协   林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