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普专题 >
正文内容

黄桑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阳彩臂金龟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6-08-15 08:43:59

    8月2日,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研技术人员龙景波在保护区办公楼附近发现一只硕大的甲虫,身体椭圆形、背面强度弧拱,头面、前胸背板小盾片呈光亮金绿色,前足、鞘翅大部为暗铜绿色,鞘翅肩部与缘折内侧有栗色斑点,侧缘锯齿形,前足特别长大超过体躯长度,外观十分威武。龙景波出于好奇用手机拍照发到了微信群中,马上有专家指出这只甲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阳彩臂金龟。龙景波也搜索有关微信网友上描述的阳彩臂金龟的相关信息,结果越对比越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网传价格数十万元。
  

    经林业技术人员鉴定,这是一只雄性阳彩臂金龟。我国曾1982年宣布阳彩臂金龟灭绝,但近几年重庆、贵州、福建、江西等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继又有发现。目前这“国保”已被安全放归大自然。
  

    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绥宁县南端,总面积254.2km2,森林覆盖率达86%,有动物23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6种(如华南虎、豹、云豹、黄腹角雉、长尾雉、蟒)、二级保护动物25种;有植物23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如红豆杉、伯乐树、银杏)、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8种、稀有珍贵的植物108种、古老孑遗植物36种、我国特有植物18种、常用观赏植物166种、治癌植物等药用植物580种、吸毒抗烟尘植物16种,被林学专家誉为“江南最大的动植物基因库”。
 

    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高度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救助,不断加强保护野生动物、自然环境的宣传力度,百姓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大大提高,积极主动参与到野生动物的保护救助工作中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阳彩臂金龟本身对生存环境颇为挑剔,是一种有“环境指示功能”的生物,它的现身,也是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表现。()绥宁县科协 海书山 黄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