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普专题 >
正文内容

巧用“加减法” 念好“绿字经”绥宁精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6-09-07 15:16:20

    8月25日,绥宁县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来到保护区核心地段九溪冲检查新安装的智能巡检点系统、360度自动旋转“天眼”。今年,黄桑级国家自然保护区在防控监管工作中引进智能化元素,实现了保护区总面积125.9平方公里的智能化全覆盖。
  

    近年来,该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巧用“加减”法持续发力生态建设,精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该县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推进特色林果扩规增效,做足生态修复、生态开发的“加法”。县林业部门先后启动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长防林、“三边”绿化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做到造一片、管一片、绿一片、成林一片。“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完成造林26.19万亩、幼林抚育144万亩次,义务植树438万株,完成县城周边绿化造林2200亩、公路河道绿化500公里;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分别净增8.98万亩、173万立方米,楠竹面积、立竹数分别净增7万亩、3000万根,森林覆盖率达75.5%。全县划定公益林127万亩,对天堂界、神坡山、花园阁等生态小区实行全封保护,对全县100年以上的15万株古树、120个古树群实行挂牌保护。全县林特产业发展迅速,发展油茶15万亩,青钱柳、绞股蓝3万亩,中药材6万亩,玫瑰花、金银花2万亩,绥宁绞股蓝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绥宁青钱柳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该县加大林木资源管护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做足生态损耗、污染排放的“减法”。该县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规范森林资源流转行为,杜绝乱砍滥伐、乱征滥占现象林地发生。今年全县计划采伐177476立方米,仅占省林业厅采伐限额总量的52.5%,比去年实际采伐量减少20.7%。去年全县收缴森林植被恢复费333.57万元。该县严厉打击和有效遏制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占林地、无证加工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林区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该县强化护林防火措施,严格执行24小时防火值班制度,及早处理火灾隐患,确保林木资源安全;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力度,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5‰以下。该县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开展了非法采砂、造纸、小型炼油厂专项整治行动,取缔非法山砂采砂场19家、非法小型造纸厂25家,关闭3家小型炼油厂。
  

    念好“绿字经”,打造美丽绥宁。绿色、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让养在深闺的绥宁走进人们的视野。该县成功列入国家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先后获得“中国竹子之乡”、“全国绿色小康县”、“绿色中国生态成就奖”、“湖南省林业十强县”等众多美誉;花园阁湿地公园获评批国家湿地公园,黄桑景区纳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生态旅游成为绿色发展新引擎。(绥宁县科协 向云峰 海书山 黄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