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术园地 >
正文内容

绥宁县副县长唐艳到县民族中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调研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3-10-16 10:58:32

                  
    10月15日下午,绥宁县副县长唐艳在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科协负责人陪同下,来到县民族中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调研。
   

    唐艳一行认真听取了县民族中学负责人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情况汇报,视察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科普设施。
   

    该校高度重视防震减灾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把防震减灾教育作为加强校园安全的重要工作来抓,并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了确保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更好的起到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副校长为主管,各处室各负其责,保证稳定的教育活动经费,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各项应急措施,确保应急联动,发挥最大的应急合力。
  

    在教学工作中,该校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学校教务处每学期的教学常规中明确要求各学科教师必须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材、光盘、录像带、科普书籍、挂图等教学资料,加强地震科普与学科知识的渗透,保证学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在平常教学常规检查中加以考核。另外,学校要求各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每学期要求做到“四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
  

    为营造良好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氛围,该校从县地震办聘请辅导员,不定期举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对全体师生进行震前、震时、震后各时间段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培训。这些措施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师资队伍。
   

    该校有着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资源。该校专门设有防震减灾科普展示室,约60平方米,室内有地震知识、自救互救常识宣传画廊约30米,有图书画册专栏等。多功能教室坚持每周一次30分钟以上的多形式(知识授课、讲座、观看vcd防震减灾科普教学光盘、知识竞赛等)的防震减灾教育活动,向学生开放,知识面广,互动性强,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唐艳对该校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开展科普教育的工作机制、措施和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县民族中学再接再厉,为全县中小学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做好示范;要求县教育局、科技局、科协认真总结县民族中学的经验,在全县中小学推广。(绥宁县科协 黄志荣 刘忠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