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专家能人风采 >
正文内容

潜心科普28载不言悔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2-08-24 09:09:01

——记隆回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李小平

如果第一眼看见他,你会觉得他书生意气足——文质彬彬的戴副眼镜;如果第一次和他下乡,你会觉得自己很累——他总是亲力亲为,要亲临现场取得第一手资料;如果第一次和他探讨科技问题,你会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你了解他,你会竖起大拇指——“佩服!潜心科普28载不言悔!”

他就是隆回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科协主席李小平。

固守信念  在科普一线默默奉献14

1984年毕业之后就分配到县农业局,第二年组织上就排他到县农技中心担任技术员,先后担任粮油工作站站长、农技中心副主任,这一干就是14年。

“那个时候,我基本上走遍了全县的每一个公社,县里种植的大宗农产品都通过试验示范在大面积推广过!”说起这段往事李小平兴致盎然,“那个时候科普的手段和方式和现在一比较,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九重地狱。记得去小沙江搞马铃薯制种,还是新婚的第二天大清早就起床,用绳子扎好被子,带着口杯毛巾赶班车,基本是两头不见光,哪像现在?如果要宣传落实一个示范点(基地),召集老百姓又不拢堆怎么办?就放露天电影逗起群众的兴趣,在放电影前用广播就把要做的事、要如何做宣讲一下,得花个把小时才能讲完。隔不了几天还要逐组逐户有针对性的上门指导和查看,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有一年全市的冬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就在我办的那个点召开,当时分管农业的副省长不和县领导握手,唯独指名道姓要见我,我真的受宠若惊!”

当指导员又当战士  倾心科普不言悔

一、想方设法,致力于全县全民科学素质提高

2006年国务院下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来,他把科协工作的重点做了转移,一心一意想把此项工作干好。一是组织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亲自担任常务副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工作。二是组织制订“十一五”、“十二五”全县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专题方案,并督查落实。三是成立四个重点工作小组,由每个小组拿出年度方案,并督促检查年度工作方案的落实,使全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年年有新的进步。特别是全县在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方面注重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每年都联合教育、科技和环保部门举办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选送作品参加国家和省市的比赛,获奖作品在全市名列前茅。现在全县青少年科教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另外,还根据省、市科协的要求分别制定并组织实施了《隆回县科普惠农乡村行动计划》和《隆回县科普惠民社区行动计划》,并结合中国科协西部科普工程项目的实施,狠抓“四个一”(宣传栏、活动室、科普志愿者和科普信息员)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已建成市级以上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三处:雨山中心校、金石桥洞下小学和东方红小学;全县各乡镇都建有科普活动室、科普培训室、科普惠农服务站和科普宣传栏;县城15个社区都建立了市民科普学校、科普图书室、科普活动室和科普宣传栏;近五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2万余元,用于建设全县所有乡镇和县城的15个社区的高标准科普宣传栏。

二、深入调研,做心想发展的隆回人

做为一名非党领导干部,他虽然没处于重要的领导岗位,但他内心深处却始终把隆回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上。十多年来,他每年都要抽出一定时间结合本职、兼职工作到基层去做调研,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把握县情和民情,并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些调查报告和论文,并编写实用技术资料,以供基层群众需要和主要领导做决策参考。如98年会同县委组织部编写了《中药材实用栽培技术》实用技术教材,2000年会同县科技局编写了《农村实用技术100项》,2004年会同县农办编写了《农村实用技术手册》,20092010年分别组织编写了《隆回县青少年科普常识读本》和《隆回县科普常识读本》,并免费印发至全县各中小学和全县干部职工。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亲自撰写的《关于全县藤三七种植情况调查报告》、《关于基层农技协组织的发展》、《加快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培育龙牙百合产业,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切实搞好经济环境优化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报告和论文获得社会公众和有关领导的高度好评。

三、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创佳绩

1998年,组织上把他从政府部门调至群团单位县科协工作。这个单位曾因与科技局分分合合,单位主要负责人变动较为频繁,且多是从一个单位正职上退下来的同志担任,因此有人戏称为“第二老干局”,单位的工作人员也较少,且年龄都偏大,没有一个35岁以下的工作人员,有的在这个单位工作长达20多年,连一个副科级待遇都没有解决,而且单位除了经费较少外,工作条件也极差,5-6个工作人员仅两间小小的办公室,单位严重缺乏生机与活力,工作人员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几乎年年在县里的目标管理排名中位列“后三”,面对这样的困难局面,他没有气馁,冷静分析形势,认真寻找差距,努力思考对策,力争变被动为主动,特别是2003年任第一负责人后,采取果断措施,逐渐改变一个单位的落后面貌。

1、抓学习,提高理论业务水平,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几年来,他始终把单位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通过抓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通过抓法律法规的学习,努力提高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通过抓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干部的工作水平,并成为行家里手。现在机关学习之风蔚然形成,单位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干部工作的战斗力显著增强,科协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2、抓基础,改善工作条件,努力建设文明机关。鉴于科协工作的条件较差,人心思动的实际情况,经过慎密思考,想方设法改善工作条件:一是争取县委和组织部领导重视,并请领导出面与县委办协调,增加2间办公房,解决了办公无房的问题;二是争取政府领导重视和财政部门支持,逐年增加科普事业费,对办公房进行装修,并安装空调,添置电脑、复印机、传真机等硬件设施,基本实现办公现代化;三是争取省科协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位经费的不足;四是加强管理,打紧开支,确保单位的正常运转。经过几年的努力,科协机关面貌逐步改观,人心稳定,单位的向心力显著增强,工作人员集体荣誉感逐步树立,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显著增加,逐渐向文明单位迈进。

3、抓重点,出特色,争创一流业绩。科协作为一个群团组织,可以说是一个无权无钱的单位。但他却克服了这一系列困难,根据科协工作的特点,按照有为才有位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原则,把科协工作搞得风生水起。10多年来,在组织网络建设方面着重抓了科技示范户、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县属学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管理。现在全县科技示范户总数近9000户,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省、市、县先进典型,特别是扶持和推荐的水果大王李爱生发展成为国家级科技示范户、隆回县小沙江中药材专业技术协会为全国先进农技协、隆回县五里花木科普示范基地为全国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均受到中国科协和财政部的通报表扬。目前,全县县级农技协组织发展到39个,会员4000余名,县属学会组织13个,会员近2000人,一个以县科协为枢纽、以县级学会为依托、以乡镇科协、村科普小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新型科普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功能逐步发挥。在科普工作方面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从科技培训、科普宣传上下功夫,并注重工作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在科技培训方面采取长短结合的办法,长就是建立县乡两级“农函大”教学辅导站,聘请专、兼职老师进行长期培训;短就是根据乡村的要求和农事季节,安排老师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指导和培训。在科普宣传方面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办法进行,一年之中既抓常规工作(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又搞自选工作,如在县电视台开设科普宣传栏目、结合普法开展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在社区开设科普讲座、聘请专家教授举办专题报告会等等。在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方面,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围绕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每年着重抓五处1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现在全县已分别建成市级和省级科普示范县,现在正在组织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县科协在全市科协系统目标管理中年年位列前三名,在全县目标管理工作中已上升到非经济工作部门的中上水平。

多年的付出,他赢得了组织和社会民众的如潮好评,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个人,2010年获得中国科协农函大“优秀校长”、2011年获得省一等功奖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小平说,“即使从事科普工作年限再长,我也愿意;即使我不在科协担任负责人,我也会关注和支持科协工作!我再从事28年科普工作也无怨无悔!”(隆回县科协   邹都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