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专家能人风采 >
正文内容

科学种田,助民致富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2-06-15 09:38:29

               --记邵阳县下花桥镇石联村科技示范户刘定成

 “老刘,今年天气特殊,水稻病虫危害近十年未见,你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赶快组织机防队抢晴防治。”天才刚放晴,邵阳县下花桥镇的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刘定成就接到了镇科技铺导员、农技站站长李飞跃如约而至的服务电话。

刘定成是邵阳县下花桥镇石联村人,常年在外务工, 2010年,做了一辈子发财梦的他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促动下,在粮食利好市场机制的吸引下,选择回家创业,并把创业的主要方向放在第一产业暨双季稻生产上。第一年,他抱着试试看的态耕种了自家的4.5亩责任田,但他发现,传统的管理技术和老一套的耕种方法,根本就无法帮他实现“发财梦”,600公斤一亩的产量,全赚也不值他在外务工一个月的工资。他感到非常迷茫,2011年春,迷茫中的他看到了曙光,邵阳县科协与农业局联合在下花桥镇举办了“水稻科学种植技术培训班”,镇科协推荐他参加了参训。培训班上专家所介绍的水稻良种性能介绍、育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与科学管理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新技术让他感到震惊,使他从思想上、观念上都认识到,越是传统产业,越需要高含量的科技支撑。2011年,在镇、村两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他相继转包承租了50亩左右的水田,把在培训班上学到的和《湖南农业》、《水稻育秧与栽培技术500问》等有关科技丛书上介绍的水稻生产新技术活学活用到实际生产当中,依托品种改良、技术集成等良种良法的配套,历经一年的边学边干,勤奋实干,当年耕种的双季稻平均亩产达到了1000公斤,产出稻谷近5万吨,净得利润3万余元,更重要的是,实践让他认识到科技支撑与规模生产才是双季稻生产这一传统产业领域中的两大新的掘金点。2011年,因种植双季稻面积大且效益好而被评为县里的种粮大户;因目前带动示范本村和周边周家、罗家、苏铺等上百村民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被镇里评为科技示范户。

从双季稻生产中尝到甜头的刘定成在今年一开春就有了新的动作,一改小打小唱的作法,一下子又承租了110亩水田,栽种了水稻。目前,他的120亩早稻在县科协与农学会等有关科技团体的帮助下,在极为不利的恶劣天气条件下与病虫害特别严重的环境中,依靠统防统治、合理施肥、科学管理等手段,禾苗长势良好,丰收望。走到今天,他挺有心得,“古人说呷粥都要师父,只有有了对比,有了效益,才能充分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哲理。种田更得讲科技,没有县里与镇里科技工作者的引导,我的早稻哪会长得这般落心。”(段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