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专家能人风采 >
正文内容

滴滴辛酸泪 浓浓科普情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2-05-21 16:52:33

——记隆回县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中心伍冬云老师

1987年,伍冬云老师从邵阳师范毕业,被分配到隆回县麻塘山乡一所山村小学任教。1998年,调入隆回县桃洪镇东方红小学,担任自然科学教学,首次接触了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喜欢创新、注重环保的她从此着了魔似的爱上了这项工作。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小学开展科技活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没有活动经费,没有加班补助,更没有校办工厂,一切的一切都需自行解决。但伍冬云老师还是义无反顾的投入了这项工作,一边学一边做,一口气坚持了15年。15年没了假日,忘了节日,稍不注意就会忘记用餐,通宵学习或工作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工作上的辛苦可以自己克服,没有经费,用微薄的工资也可以支持打印材料、买些实验器材、编些科普资料,最难受的就是不被理解与支持……但不管有多少困难,都没能阻止她在创新路上拚搏的脚步。她默默咽下委屈的泪水,挥洒辛勤的汗水,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理解和支持、赢得了尊重、也赢得了鲜花和掌声……

2000年,她辅导的首个小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获得邵阳市一等奖,2001年,她辅导4个项目在市级获奖, 2002年她指导的6个创新项目有4个参加湖南省的创新大赛并取得较好成绩。200212,伍老师辅导的科模队代表隆回县参加邵阳市首届科模大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并夺取大赛三分之二以上的单项奖。这次,伍冬云老师自己掏钱给马佳媛同学购买了参赛材料,给在试飞时损坏模型飞机的罗泰买了新飞机。这次轰动性的成功,给了伍老师的信心,也引起了各级领导及媒体对她的支持和关注。2003年,她指导的12个项目有7项荣获邵阳市一等奖,6个项目在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较好成绩。2004年,东方红小学因青少年科普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成绩突出,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协等四家单位授予“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伍冬云老师担任东方红小学学校科技辅导员的短短五年时间内,克服了经费缺乏,工作量大,活动场地小等各种困难,为了满足更多孩子参与喜欢的科技活动,晴朗的星期天,他们就把桌子搬到操场上,由于学校领导的支持,社会和媒体的关注与宣传,东方红小学科技教育活动赢得家长信赖,学生的热爱。整个校园科普氛围浓郁,科技活动普及程度高,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显著。参与科技兴趣活动组的学生上千人,共完成了四十多个创新项目,一百多名中小学生在县、市、省、国家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或青少年科模大赛中获奖,同时她还义务辅导了二十多名高中学生在省级乃至国家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并有五名学生获得高考加分的资格。她的“多功能课桌”发明专利(专利号:ZL 03 2 27110.7)被列为2004年度中国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国际交流推荐项目。

2003年底至2005年,伍冬云老师为了抢救性的保护和研究花瑶民族医药,发掘和保护瑶乡的特色资源,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保护生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锻炼学生摄影、采集制作标本、学会独立照顾自己、学习与人相处、学会宣传、学会请教和整理资料等多方面的能力,伍老师自发自费带领一群学生奔赴距离县城100多公里的花瑶乡考察,活动得到教育局鼓励及学生家长们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到达瑶乡后,伍老师带领学生代表拜访了虎形山瑶族乡政府的领导,向他们介绍了活动的目的与意义,师生们的考察活动得到当时任乡长的奉锡样同志鼎力支持,他不仅支持了300元的瑶药标本展出经费,还指派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陪同进山采集药材标本,引荐师生们认识了瑶乡文化站的胡站长,为活动组了解花瑶历史、风俗及花瑶文化提供了极大帮助。在虎形山瑶族乡人民政府及当人民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考察组历尽艰辛终于完成了《花瑶风俗文化与花瑶民族教育考察报告》,《关于瑶乡的美术、摄影获奖精品图册》,《花瑶药用植物考察与研究报告》,《花瑶生态环境及“神奇隆回”宣传图册》,《花瑶民族文化及瑶乡生态环境的考察与研究》等结题报告共十几万字的资料。通过考察与研究,为瑶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设原生态避暑山庄,建立民族风俗项目娱乐村落,建立中草药植物种植园,建立瑶族挑花艺术工作室和作品展览馆,建立珍稀动植物图片及屏风坳鸟类图片展览馆等七项很有创意的建议。其中刘金鑫同学制作的“神奇隆回欢迎您”宣传图册,曾作为礼物赠送给来隆回考察投资环境的跨国公司副总裁。该项由青少年学生分组协作、接力完成的科技实验活动,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验活动一等奖,其中《花瑶药用植物考察与研究》2004年荣获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高中组集体项目二等奖。该项活动对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揭开花瑶民族的神秘面纱,推出鲜为人知的花瑶文化及合理开发瑶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06年 “瑶山呜哇歌” ,2007年“花瑶挑花”先后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伍冬云老师坚持“在普及中提高,让提高促进普及”的青少年科普教育理念。一边搞普及,一边做精品,坚持青少年科普工作与优秀获奖项目两项工作同时推进。在科普活动和科技教育活动,只有大专文凭的伍冬云老师深感知识的贫乏与不足,为了提升自己,她如饥似渴的学习。近年来,她阅读了《哈佛大学创新教育》和曾风靡德国的《科学游戏》以及受到美国白宫高度重视的《头脑奥林匹克》和国际顶尖级公司经验之谈的《创新之路》等书籍。同时积极参加青少年科技教育课题的研究,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2005年,她参与的“在农村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研究成果获湖南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独立完成的“培养中小学创造性教育模式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获县一等奖。近十篇论文在市、省、国家级获奖或发表。两次参加了“教育支贫、送课下乡”的活动和桃洪镇举行的“优秀教师优秀课巡回教学示范活动”,先后给五百多名科学教师或科技辅导员上过辅导课,整理了两万多字的辅导员培训资料。

2008年,伍冬云老师在总结多年科技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五天学会创新与发明》青少年科技教育计划。该教育计划包括: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案例与发明技法,主题创新类“头脑风暴”,科技俱乐部制作活动,科技竞赛,隆回特色资源相关的考察研究与竞赛活动等。2009年,完善和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增加了主题创新制作元件材料包,编写了《“十五天学会创新与发明”实验教程》,在万和实验学校试推广,得到了万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热情欢迎,也赢得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喜欢。《十五天学会创新与发明》修改后更名为《农村青少年科普教程》,在隆回县东方红小学等重点中小学广泛推广。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