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专家能人风采 >
正文内容

耕耘在农业科普第一线的“老黄牛”——记邵东县飞龙枇杷科普基地负责人、省科技示范户王迪会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3-05-29 09:33:30

   
   

    在邵东县九龙岭镇,一提起王迪会,没人不知道。他是老党员、老村支书、省科技示范户、县政协委员;他是邵东县新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飞龙枇杷科普示范基地创建者、果树产业的带头人,同时也是县苗木市场的创始人之一;他曾获得过优秀村支书、优秀党员、优秀科普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王迪会今年63岁了,是九龙岭镇槎江村人。本该颐养天年的他,却老骥伏枥,仍在果园中辛苦而快乐的耕耘。他的枇杷园,年产值在200万元以上;每年他还有20万元销售苗木的收入。
   

    王迪会曾办过饮料加工厂、木工厂和养猪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成了闻名遐迩的万元户。当时,槎江乡农科站因管理不善,连续八年亏损。乡党委书记为扭转“危局”,多次请他“出山”,他终于答应。他带头工作,带头创新,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他积极引进良种,大力推广新技术,通过几年的奋斗,终于使单位扭亏为盈。继而,他担任了县科协科技咨询服务部名优果蔬良种繁育场负责人,期间,他繁育推广了许多优良品种,培养了大批农技人员,连年被评为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2002年,在得知枇杷最适合长江以南种植,而且市场前景广、竞争压力少。于是,他在家乡以闲散土地连片集中流转的方式承包了400亩土地,创建了飞龙枇杷科普示范基地。并带领2个技术人员到四川学习,学配方施肥和栽培技术。他选定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且最有销路的大五星枇杷作为果园的主栽品种。他的事业风生水起。枇杷面积就达到了300亩,栽种大五星枇杷2万株。参与管理的有10余人。最忙的时候,一天还要请20余个临时工。种出来的枇杷个大,味特甜,可食率达85%,深受市场欢迎,前来采购的客户络绎不绝。今年亩产已达350公斤,亩产值7000元,枇杷销售收入达210万元,利润150万元,成为了邵阳地区最大的优质枇杷生产基地。
   

    为使果园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王迪会带动了更多的村民从事果园产业。他培养的技术员,在外地搞嫁接技术输出和代育苗的收入每年达到了几百万元。周边的新江、长青、白合、芦山、倚石、黄金、紫云、界方等村的村民纷纷到他的果园参观。他整理资料,总结经验,向前来讨教的村民免费传授技术、提供资料。如今,他带动了周边4个村300多户农民从事果树栽种及育苗。许多村民因为栽种果树而致富,据初步统计,全镇果业收入达1500万元。当地群众感激地说:“老支书富了,我们也跟着富。”
   

    如今,他在家乡创立的飞龙枇杷科普示范基地,主产优质枇杷,兼营各类珍稀林、果,已成为邵阳、邵东枇杷行业的标杆,成为九龙岭镇的林、果产业及休闲农业观光带最为美丽和甜蜜的一角。(邵东科协 李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