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人”到“科普能人”的完美蜕变——隆回鸿鑫金银花种植专业技术协会会长刘哲安
刘哲安,男,现年37岁,隆回县司门前镇红光村2组村民,现为隆回县鸿鑫金银花种植技术协会会长。他虽个子不高,但勤奋好学,他经常参加政府及相关部门举办的各种科普知识讲座及科学技术培训,多次向镇、县科协领导请教问题,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执着耕耘,带领农户共同实现致富梦想。
2010年,刘哲安放弃红红火火的木材生意,在流转土地、金银花种植、购置设备等方面共投资100多万,成立鸿鑫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鸿鑫金银花种植专业技术协会。至2013年,合作社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覆盖红光、金山、风云亭及大水田的苗竹、龙源、水田等村,入社农户200多户,金银花种植范围3000多亩,丰收时能年产干金银花200余吨,辐射周边群众1000多人受益。
几年来,刘哲安以“建设原生态金银花基地为核心,提高种植水平,提升种植及加工技术含量,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科技示范”为指导思想,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栽培种植之余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种植水平,带动周边种植户共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加强学习,提升科技内涵。刘哲安自从成立协会后,努力学习科技知识,积极向镇、县科技工作人员学习,并把自己学习到的科学技术教给周边群众。他利用自己的房子作为教学场所,把自己家的电视机、DVD、椅子、桌子充分利用,每月至少5次把社员及周边群众召集在这里,给他们讲课,有时请镇里和县里的技术指导员讲课,有时还请外地的金银花栽培能手来传授技术,把好的栽培经验应用到生产中去。碰到难题时,他喜欢到农家书屋查找资料,或者购买农业科学技术光碟放给大家看。每年,他至少组织社员和周围群众进行技术培训30次,每次培训人数都达100余人,累计培训人数1000多人次。一些技术要领,他自己出钱为群众印发成技术资料,累计免费发放1000余份。
二、重视科技,实现示范推广。金银花为半长绿蔓生小灌木,攀援缠绕依附生长,可匍匐于地,也可立地成形;用于保持水土,寿命可达数百年;用于采花,可达三四十年。金银花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适应性很强,耐寒、耐旱、耐涝,平原、山区均能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也可利用荒山。
对于金银的这种习性及种植技术,刘哲安了如指掌。他种植的金银花,从大水田养殖场购买鸡粪,始终施的都是有机肥,很少喷洒农药,只是少量使用低毒无公害药剂,采摘、挑选金银花时全部采取人工,用烘干机低温干燥加工。由于刘哲安的金银花成色好、质量高,年年畅销,获利不少。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真好。”在刘哲安的带动下,农户纷纷种植金银花,加入协会,协会由最初的5户200多亩,2011年发展20多户500多亩,2013年3月前入会群众118户种植2000多亩,到现在,已覆盖周边数村,会员达200多户,种植3000多亩。红光2组刘运生、红光3组魏仁利、金山村欧阳谦等,都成了金银种植大户和致富能手,同时,通过金银花的加工,解决了150余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作。
三、及时共享,辐射科技成果。科技重在应用,成果重在共享。在生产过程中,刘哲安不仅积极和农业技术指导员沟通,更和周边辐射户联系紧密。既保证了向技术指导员学习新知识,又保证了与辐射户共享新技术,从一点一滴做起,扎扎实实示范,带动辐射户共同实现高产高效。
严格标准,保护花农利益。刘哲安投入几十万元,买回高规格的烘干机,对社员的金银统一加工、统一储藏、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核算。2013年,因网上传言,造成金银花滞销,有社员嫌价格不高,刘哲安自己掏腰包以每斤高于市场价一元的价格收购,保障花农的利益不受损失。
刘哲升付出的是努力、是汗水,他完美的实现了“生意人”到“科普能人”的蜕变。(邹都乐 邵阳市科协 )
- 最新推荐
- 邵阳多家单位和个人在2025湖南省茶 2025/04
- 传播科学知识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2025/04
- 绥宁县举办2025年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2025/04
- 北塔区开展“订单式”科技下乡 科普惠 2025/04
- 城步举办科技人才沙龙 苗歌唱响猕猴桃 2025/04
- 北塔区科协举办“科学的种子”大型科学 2025/04
- 2025年隆回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圆满 2025/04
- 宇宙浩瀚无比 探索永无止境丨中国航天 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