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专家能人风采 >
正文内容

邵阳院士风采录 | 军医强盾立功勋——记邵阳籍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新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4-05-21 18:16:20

      2021年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蒋建新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1月29日,《三亚日报》刊发了一篇散文《妈妈,我要向您报喜!》这是哥哥蒋斯乔得知弟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喜极而泣写下的岁月回忆。

      在新宁农村长大的蒋建新,背负年幼失母的岁月创伤而不失顽强进取精神,更不失报国为民的赤子之心。他在逆境中成长为一名军队科学家,以战创伤领域高爆武器伤与创伤感染救治研究为生命护航、为国防铸盾。

“箩筐里长大的弟弟”

      蒋建新祖籍湖南新宁,1962年12月出生于新化县。父亲蒋良举、母亲邓玉英原本都是国家干部,在新化工作,后调至冷水江。

      20世纪60年代,国家推行“精兵简政”,要求精简机关工作人员。正好在精简机关人员之列的邓玉英,带着6岁的大儿子蒋斯乔和半岁的小儿子蒋建新被下放到新宁县藕塘村。

      “弟弟的童年是苦涩的。”蒋斯乔曾在《箩筐里长大的弟弟》一文中,记录了他陪伴弟弟蒋建新成长的童年时光。

      一家人被分隔两地,父亲一年难得回几趟家。自幼家境优渥没有干过重体力活的母亲,总是挑着一担箩筐出工,一头挑着半岁的弟弟,一头挑着各种农肥或劳动工具。下地干活的时候,她让哥哥在田埂上守护箩筐里的弟弟,还会抓两只青蛙或几只蚱蜢让兄弟俩打发漫长而无聊的等待时间。孩子们哭了闹了睡了也没办法,直到收工,才能带着被虫蚁咬得红一块肿一块的兄弟俩回家。有次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出工,一家三口被暴雨浇透,尽管到家后母亲熬姜汤洗澡驱寒,弟弟还是三天高烧不退,哥哥也重感冒。

      母亲常常教育孩子们,要自强自立,不要怕吃苦,不能半途而废。她对孩子们说得最多的两句话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母亲经年累月的熏陶中,兄弟俩从小就明白,要自立自强、发奋学习、坚韧向上,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儿时的蒋建新,便萌生了长大要当科学家的愿望。

一门同出两个研究生

      1974年9月,出身地主家庭的母亲不堪忍受被批斗、受欺凌,含恨而去,时年39岁。母亲走了,父亲又不在身边,刚走出高中校门的蒋斯乔挑起了家中的重担。为了尽可能为弟妹提供较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蒋斯乔选择到偏远的麻林瑶族乡养路班做合同养路工。

      1979年,蒋建新参加高考,成绩仅上了部属中专分数线。他决定放弃上中专,复读一年考大学。这一想法得到哥哥的大力支持,却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很快,复读班开学了。蒋建新不敢向父亲要钱,是哥哥给他送来了学费和生活费用。

      复读生活异常艰苦。蒋建新一个人生活在农村,坚持走读上学,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为了挤出更多时间学习,他常常在中午做一顿饭,供一天食用。看到儿子为了上大学如此拼命,父亲不忍心,每月拿出5元钱给他当生活费。蒋建新尽可能将这些钱积攒下来,购买宝贵的复习资料。

      次年高考,蒋建新不仅考上了大学,分数还远高于重点本科线。填写志愿时,蒋建新毫不犹豫首选了第三军医大学(现更名为陆军军医大学)。因为从军学医是他从小就很向往的,而且上军校不用担心经济上的负担。 没多久,入学通知书来了。入学前,兄弟二人来到母亲坟前,长跪不起,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哥哥蒋斯乔当年也参加了高考,却只考上了中专。送走弟弟后,他辞去了养路班的合同工工作,脱产复习。经过一年的复读,蒋斯乔考上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大学期间,兄弟俩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无论是晚上,还是周末,教室里、图书馆里,总能见到兄弟俩潜心学习的身影。兄弟俩正好同年大学毕业,不约而同报考研究生,哥哥考取了郑州大学的研究生,蒋建新考上本校研究生。

      蒋建新选择了冷门的“野战外科学”。在他看来,能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挥洒青春、建功立业,这是人生之幸事、人生之荣耀。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时,一些临床科室主任主动抛出橄榄枝,坚信“胸怀国之大者,才能行稳致远”的蒋建新,毅然选择了留在研究所,继续从事野战外科学研究工作。

      1991年至1993年,蒋建新受邀赴奥地利维也纳路德维希·玻尔兹曼创伤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开展创伤后肠源性感染方面的客座研究。他勤奋的工作、出色的科研,给国际同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Gutter Schlag教授曾力荐蒋建新到美国Deitch教授实验室继续从事创伤后肠源性感染研究,他婉谢邀请,按时回国,并在回国同年考取了野战外科学的博士研究生。1995年底,蒋建新以优异的成绩提前获得博士学位。

铸牢国家安全“防护盾”

      “我热爱身上的军装,成为一名军队科学家和国防铸盾人是我从军的初心与使命。”30余年来,蒋建新及其团队致力于研究爆炸冲击伤与创伤感染的防治,创研出能够抵抗爆炸冲击波致伤的新型材料和抗感染系列防治新措施,为国家铸就了坚固的“防护盾”。

      在王正国院士等老一辈军事医学家开拓的战创伤研究领域,蒋建新弘扬老一辈科学家坚定信仰、百折不挠、勇攀高峰、毕生报国的崇高精神,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勇破核心技术难关。

      从20世纪90年代始,蒋建新及其团队开辟我国现代高爆武器伤救治研究新领域。通过野外现场试验、实验室研究和临床救治的紧密结合,系统明确了现代高爆武器生物杀伤效应与致伤规律,尤其是重要特殊环境下爆炸伤的伤情特点与规律。基于大量现场试验数据,创新研制出能精准模拟爆炸冲击波不同波段的生物激波管,利用该先进装置,在国际上首次明确冲击波是通过减压和负压的过速过度牵拉导致组织的损伤,提出“过牵效应”理论。据此理论,创制衰减冲击波、减弱过牵效应的多结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对爆炸冲击波致伤的防护级别是目前国际上最高的,可以达到450千帕,而国际上的防护级别在350千帕左右。”此外,蒋建新带领团队系统建立了战现场早期诊断、群体伤临床诊疗、危重伤综合救治的爆炸伤诊治技术体系,使爆炸伤难防难治变成了能防可治。

      感染是所有战创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后期的主要死因。蒋建新牵头全国多中心创伤感染病原生物学研究,揭示创伤感染病原菌演变规律和生物学特征,提出战创伤后肠源性感染、内毒素移位、病原菌免疫逃逸等感染新机制。较早从基因组水平研究创伤后脓毒症的个体差异性,发现基因背景是决定脓毒症易感性的关键因素,提出战创伤脓毒症分子遗传学等新机制,创建脓毒症遗传预警诊断技术,实现了脓毒症的早期预测和精准防治,使我国危重伤脓毒症防治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染霜,蒋建新把个人的追求和理想紧密地融入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历经几十年的奋斗,在野战外科学领域取得了系列“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成为了我国战创伤领域新一代领军专家。他先后主持完成国家973计划、军队重大专项等30余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等奖项。

      蒋建新常教导学生,“任何成功一定是无止境勤奋努力的积累”。他自己也始终保持奋斗者的姿态,带领团队矢志不渝铸强国家安全“防护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