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协要闻 >
正文内容

洞口县组织科技示范户奋力抗旱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3-08-08 09:39:06

   
    从8月1日开始,省级科技示范户,洞口县岩山乡南岳村支部书记易贤岳组织村民连续5天挖沟修渠,终于从5里多远的山上引来了哗哗而下的泉水。看到村上1000多亩呈龟状型裂开的水稻田被水淹上,他多日未曾舒展的脸上绽开了幸福笑容。
   

    今年6月底以来,该县持续晴热高温少雨,特别是7月中旬到8月初,有95%以上的乡镇普遍没有降雨,造成11.15万人和2.2万头牲畜饮水困难,64.6万亩农作物受灾。面对严竣旱情,全县科技示范户在县科协和县科技局有序组织下,同心协力,奋力抗战旱魔。
   

    洞口镇天井村有800多户村民,村民大多习惯饲养生猪,因此,村上有大大小小的养猪场70多个。因为缺水,村里400多口水井已相继见底,由于缺水,很多村民都将自家饲养的生猪陆续卖掉。
   

    在当地创办大型生猪繁殖场的省级科技示范户向书凡尽管也遭受旱灾,但凭着场里早前修建的10米多高的水塔,还能保证上百头生猪的正常饮水。看到村上的养猪户受旱严重,他第一反应,就是买来大排量的抽水机和水管,没天没黑地抽水,依托自家修建的水塔,给附近受灾的养猪户免费供应用水。同时,他还联合几个大户出资,在村中心打了几口深井,解决当地人的饮用水困难。
   

    由县科协组织的科技示范户抗旱小分队,深入旱情重灾区,逐户帮助当地群众改种补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把干旱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在县科协主要领导的带领下,他们自己掏钱吃住在村民家里,不增加村民负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旱情不解除绝不打道回府。从7月25日开始下村,抗旱小分队已进驻32个重灾村,指导当地村民开沟修渠17公里,打井49口,改种补种面积达1852亩。
   

    在洞口镇木瓜村,平溪河从中而过,因为久旱,本应处于丰水期的河流也变成了小溪。放眼望去,岸边成片的水田已经挂穗,丰收在望。可是看到烈日炙烤下的水田,当地村民心急如焚。
   

    为了抗旱保产,村上5名市、县科技示范户集资购买了8台抽水机,每到早上和晚上,8台抽水机机声隆隆,汩汩甘霖从管道流出,科技示范户们用抽水机将平溪河上的河水灌溉到周边的农田。据市科技示范户唐军介绍,他们5个示范户分班轮流守着抽水机抽水,有10多个夜晚都没有合个眼。目前,靠河岸边的1000多亩水稻田恢复了生机,长势良好。
   

    到发稿止,县科协已投入抗旱经费2万多元。(黄亦龙 邵阳市科协)